官家_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 (第4/5页)

老练,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符。固然能在刘伟鸿身上感觉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冲劲,却绝对感觉不到冲动。这位新书记,凡事不随便表态,总是喜欢弄清楚个“所以然”。一旦做了决定,便全力以赴,不容人反驳。

    以薛志民多年的基层官场经验来看,这样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轻易不会改变决定。凡是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清除掉。

    但今天这一趟,他却是不得不来。

    领导给你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将一百万巨款就这样交到了你薛志民手里,你总不能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太不懂事了。

    薛志民也很想弄清楚,刘伟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搞清楚这个,今后的应对,就很可能出错。

    刘伟鸿听了薛志民的“诉苦”,微微一笑,说道:“志民同志,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熊区长商量过。我们都认为你这个同志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同志,文化程度又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见过大世面啊。咱们夹山区第一次搞工业企业,确实需要你这样有文化又有能力的干部来负责。”

    刘伟鸿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志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刘伟鸿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夹山区党政班子里的领导干部,除了他刘伟鸿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志民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做不得数的。工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刘伟鸿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