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1110章 传经送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0章 传经送宝 (第3/5页)

制工作,成绩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

    “当然,也存在着部分的缺点和不足……”孙昌平话锋一转,语气由激昂振奋转为严肃沉重:“比如说,我们有部分地方的个别干部,错误地理解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制重组的指示精神和文件政策,片面地将国企改制理解为一卖了之。一段时间以来,省里有几个地市,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将部分国企直接拍卖给私人,引起了少数国企干部职工的不满,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个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

    孙昌平两眼凝视着发言稿,抑扬顿挫地说着,目不斜视。

    但会场上却有很多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贺竞强的脸上。任谁都能听得出来,孙昌平这段话,算是意有所指。尤其结合督察局此行的目的,意思更是相当的明显。

    但孙昌平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表这样的讲话,到底是何种用意,却破费思量。

    贺竞强半年前才从越中省调往平原市担任代市长,孙昌平却是非常正宗的本土干部,工作上应该也与贺竞强没有发生多少交集,却当众将矛头指向贺竞强,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格外“警惕”。一些政治敏感性特别强的干部,不免在心里暗暗揣测,孙昌平这样做,是不是有大人物特别属意的。

    不然,孙昌平确实没有公然得罪贺竞强的理由。

    倒是此事的两位“当事人”,贺市长与刘伟鸿,俱皆脸色平静,不起丝毫波澜,仿佛孙昌平说的压根就是“其他地市”,与平原市无关。

    一些干部便暗自感叹,这两位不愧是豪门子弟,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年纪轻轻,端的是好定力。

    孙昌平对贺竞强的“批评”,并未持续太久,点到即止,很快便收了尾,看上去,这也是官样报告的标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