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国运之战 (第6/7页)
所以他们打仗凭借的就是一个快字,来去如风,集结时间也非常短。而且根本用不着粮草,每人都会带够几天的口粮,然后直接南下抢掠,就地补给。而且蒙古就是依靠这种战术打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袤疆域。 不过蒙古人以战养战的战术只适合陆战,如果遇到海战,那就是死路一条。历史上就是,蒙古曾经两次东征日本,但结局都非常凄惨。 1274年,忽必烈发兵三万,战舰900艘,大兴问罪之师,曾一度在博德登陆。为防倭人夜袭,元军晚上都退回船上宿营。不料,一夜台风骤起,数百艘战船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万三千余人葬身鱼腹。经此一役,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宣告破灭。 忽必烈气急败坏,接连五次遣使迫胁日本臣服。此时的倭人,正被这阵从天而降的狂飙吹得五迷三道,晕晕乎乎,自然不肯就范,索性连使者也给杀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当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就是因为斩了成吉思汗的特使,才惹得“上帝之鞭”冲天一怒,掀起了蒙古人西征的万里狂飙。忽必烈听到日本人居然杀了他的使臣,当即暴跳如雷,于1281年发兵14万再讨东瀛。但倭人凭险据守,元军屡攻不下。而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台风又一次袭来,顷刻间4000艘战舰翻沉海底,十几万大军灰飞烟灭。 元朝两次跨海东征,均出师不利,铩羽而归。倭人背水一战,绝地反击,蒙古骑兵不习海战,人地两生等,无疑都是重要因素,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突如其来的台风。日本人虔诚地奉之为“神风”,认为“好风凭借力,苍天佑大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