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藏书阁 (第4/5页)
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建筑形式仿照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 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 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纵观整个西路格局,院落层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乱,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的确是读书作画的理想“仙界”。 有史书记载:“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在诗注中又说:“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溯,皆由此津逮也。”大意为:追寻文化的源流,继承文化遗产,繁荣和展现代文化,先要找到它的济渡处。文津即是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渡处。 上古大帝认为“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则闾阎日富,礼乐日兴,益兹文津之阁,贮以四库之书,地灵境胜,较之徐福所云名山之藏,岂啻霄壤之分也哉?”加之每年帝王诸臣、各族领和外国使节都云集山庄,将皇家藏书楼建在此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