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5章:秦侯 (第2/4页)
疆驻军不能超过五千。 黄巾战俘问题和平解决后,令朝廷更加头疼的就是对秦温的封赏。 夺取河套千里之地,如此大胜要是不封赏的话,岂不表明朝廷已无利可封与诸侯,那各地诸侯还会听从朝廷的诏令吗? 可是要赏的话,秦温已经是晋侯,国侯爵位要是再晋升,那可就是公爵了。 刘邦白马盟誓规定了‘非刘姓不得为王’,所以公爵也就成了外姓爵位晋升的顶峰。 王与公在地位上相差不大,都是一国之主,拥有本国内的所有生杀大权,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封公的影响太大,就算秦温是亲家,刘宏也不会給秦温封公,可不赏又说不过去。 这时赵忠给刘宏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父功子受。 刘宏采纳后,决定赏秦温万金,增加其食邑,并封其子秦昊为‘秦侯’。 之所以封秦昊为秦侯,则是因为秦家出自关中秦地,但是秦昊的这个‘秦侯’,和秦温的‘晋侯’那可不是一个概念。 秦温的晋侯乃是国侯,侯爵的最高阶段,而秦昊的秦侯则只是个县侯罢了。 冠军侯其实也是县侯,不过封地是‘下’县,而现在则改成了‘上县’。 接到封赏后,秦昊表明上感恩戴德,心里却忍不住暗骂刘宏无耻,这样就想将自己父亲的功劳抵消,也太无耻了吧。就这样,伴随了秦昊四年之久的冠军侯,终于在他十八岁时被改封为了秦侯。 战俘问题解决完之后,秦昊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