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节 (第6/7页)

贷出米粮,帮助灾民或贫农获取口粮、种子、牛具,以恢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这类又是灾情最轻情形下的变通之举。也是南直隶推行的政策。

    显眼包小顾十分上道,捧哏就位,“哦,原来如此——”

    老大人满意点头。

    见大家都听懂了,这才慢悠悠道,“这其中,无偿赈给看似简单,实际最难做好。”

    “灾年鱼龙混杂,朝廷一旦开仓放粮,不少商籍、富民也蜂拥而至,假扮灾民冒领救命粮;更有各地官员层层盘剥,防不胜防。赈灾之事,干系重大,历任赈灾使想过无数办法,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何况救灾如救火,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与这些人斗智斗勇。”

    见老伙计长篇大论成为全场最靓的崽,前前前任吏部尚书张大人坐不住了。

    赈灾?谁没干过似的!想当年两广蝗灾,便是他受命救灾!

    于是他抢过话茬,“所以最快捷有效的法子,就是在赈灾口粮中对沙掺草,因为只有真正吃不上饭的饥民,才不会在意米里有什么。事急从权,顾大人掺兑,无可厚非,只要他从皇仓支出的米粮同三省入库的米粮数合辙一致,便不算什么大事。”

    年长的阅历足,即便没有赈灾经验,也有被赈经验,如今再回想,竟是恍然大悟。

    抱歉了,那些年被下官咒骂贪官污吏的大人们。

    有两位老长官背书,场中再无人质疑。

    顾准亦是做足了准备,应声一挥手,便有属司郎中抬来等人高账目。

    “徐大人折子里白纸黑字,已核我赈粮百二十万担,与漕运登船造册之明细并无出入,大人可要现场查验?”

    徐乔紧了紧手中刀,咬牙切齿,“不必,顾大人敢拿出来,必是做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