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2/6页)

漏。”说话间,他隐晦瞥了眼泰王,意有所指道,“太后娘娘贤良,泰王是她一手教导,在家国大事上从不敢轻慢,陛下也甚倚重之,怎么顾大人这也要攀咬?”

    回护遮掩之意,简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大宁皇室人丁单薄,如今不剩几人。

    神宗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早已没什么口碑可言,太子虽有贤名,但并不主事,也没什么群众基础,倒是太后和泰王,做足了锦绣文章,老百姓提起,都要道一声“社稷之福”。

    徐乔这么一番夸赞,倒是引得几人点头迎合。

    “正是,太后宅心仁厚,泰王礼贤下士,说他昧粮,甚是牵强。”

    这是经验派,事事我以为,凭臆断下结论。

    “皇仓又不是泰王私库,他也没必要替皇帝省着不是?”

    这是现实派,话糙理不糙,很有几分道理。

    几位退休老大人显然帮理不帮亲,“顾大人,你暗指泰王盗用官仓,可要有证据!皇仓充盈,他何必冒此大险自毁前程?这于理不通啊。”

    年轻的韦大人早在泰王与胡家勾结之际,就已憋了一肚子火,是以刚正不阿回怼道,“那若是皇仓早已被歹人搬空,只剩一点糊弄宗府的残渣碎屑呢?”

    他声音清亮,原该叫所有人心中一震,奈何锦衣卫得徐乔暗示,燃了一枚信号弹,呼啸声盖住了他大半声音,叫众人听得并不真切,只惊疑不定地摸着耳朵。

    敢盗皇仓万担,何异于背着神宗偷家?

    这歹人究竟什么来路,快快细说!

    徐乔见他说得露骨,立即转移矛盾,斥责道,“官粮既已失窃,追查去处是有司之责,锦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