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6/7页)
这掺银铸铜的官家活计,不同于别的营生,银铜配比与铸冶技术很有些讲究,因为工艺失传,白币耗损高,难以量产。 盛世无法换新钱,一直是神宗憾事,我这里恰好寻到个改良方子,若诸位尽心,便作为补损赠予你们,聊表谢意。”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买卖。 白铜币深受神宗青睐,曾数次下旨令户部量产,但户部小算盘一打,一枚白铜币比之寻常青铜、锡铜成本贵上三倍,哪敢轻易量产? 户部尚书方徵音便全拿脸皮扛着,私下里却四处令人寻能工巧匠改良铸方,并承诺若有人能折下成本做出同等品质的白铜料,便可成为各地监造指定的原料供应商。 想想那可是发行整个大宁的造币原料! 不说利润,这掺了白银的方子,但凡指尖露那么一丢丢,可都是白花花的真银子! 这买卖简直一本万利! 果然要人帮忙,光讲情怀不行。 几个徽商顿时报国之心熊熊燃烧。 最为年长的那个这下一个猛子站起,拍了下桌子,“如此危难关头,我等岂能袖手旁观!方子不方子的不重要,我程远虽然位卑言轻,但也是铁骨铮铮一条好汉!断然不忍看父老乡亲忍饥挨饿,这粮,我定想方设法替百姓争来!” “程兄所言极是!我汪义最是义气,光出钱哪能尽心?汪家商船甚众,可为程兄无偿运粮!” 几人正群情激愤做着自我推销,宋如松却不合时宜地打断了他们。 “几位仁兄大义,愿为徽州慷慨解囊,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