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我聊明史_第657章 火器(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7章 火器(1) (第2/3页)

皇上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因为一首诗,便将夏元吉问罪,这不就是文字之狱嘛。”

    “长此以往,还有谁敢在朝廷说话呢。古有魏征,是为谏臣,以敢言而著称。唐太宗虽然对其不满,却并不问罪。并不是唐太宗有多么的圣明,而是不能有莫须有的罪名。”

    “皇上,您再想。如果连夏元吉这样愤世嫉俗的人,都对皇上您肝脑涂地。那天下学子见了,岂不人人夸赞皇上您的圣明。”

    好话,谁都爱听。虽然,魏征的上谏和夏元吉的诗句,完全是两回事。

    李景隆赶忙接话,“就是,臣也觉得,皇上您比唐太宗圣明多了。”

    仔细想想之后,朱标也没想去问罪夏元吉。这是朝廷点的春闱头名,若是这时候问罪,那岂不是打了朝廷的脸了。

    出了奉天殿时,李景隆追上了,拍着胸脯,“陈兄,若不是你急中生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陈则武笑道,“皇上圣明,又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怎么会因为一首诗,就去问罪呢。”

    只不过,陈则武心里,却远远不如表面上放松。

    一个太监,在关键时候,拿出了夏元吉的诗。如果说,这不是有意而为之,陈则武都不会相信。

    下了御阶后,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人,站在御阶下等着。

    陈则武不认识这个人,擦肩而过,却被叫住。

    “陈大人,您留步。”

    陈则武转头看过去,那人一张国字脸,一撇八字胡。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多端正就有多端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