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一百五十二章 博览区的作用是偷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博览区的作用是偷听 (第2/4页)

为左堂、中堂、右堂、后堂四区。

    中堂区域,摆设的是史子集与前朝史书;左堂区域,摆设的是通俗小说、杂志文集;右堂区域,则设有《三字经》等少儿启蒙读物,同时也是笔墨纸砚售卖区域,亦是结账区。

    后堂区域最是热闹,可谓是绝不同于其他任何书坊。

    朱允炆借鉴了后世书店设置读书区的创意,将中华书局书铺后面的左右厢房腾了出来,设为博览区。

    文人嘛,都喜欢吵吵,谁都不服谁。

    看这个人写的文章不行,骂一句垃圾。

    觉得这个诗写得矫情,还是垃圾。

    文人相轻很正常,大家都是“指点江山在我,舍我皆是垃圾”的心态,哪怕是自己有半瓶子酒,也能装作一瓶子晃荡。

    至于有多少真才实学,那就不好说了,反正眼高着呢。

    天下举人嘛,虽然拄着拐杖的老人不少,但毕竟还是年轻人为主,设置一个博览区,释放下他们的青春张扬也好,顺便还可以安排一些耳朵,偷听下最时潮的文化界消息。

    文人的思想动态,还是需要把握的。

    如果这些人在讨论程朱理学的时候,顺带讨论下朱熹纳尼为妾的事,臆想下当年老朱熹的风流,是没关系的。

    可如果在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不关注于内容本身,而是纠结于姓氏问题,天天想“我姓刘,你姓孙,他姓曹,为啥这天下姓朱”,那朱允炆会不高兴的。

    派刘长阁邀请他们参与下新刑具的测试工作,也算是为国做贡献了。

    “京本祖版《三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