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缙都说好 (第2/5页)
过两人,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礼部汇总的举人名录中,并无杨子荣,他既然是举人,那只能是用了假名字。” 解缙皱了皱眉,道:“那份名录,可是有五千余人……” 谁能记住五千多个名字? 朱允炆看了一眼解缙,并未说话。 古人在改名字这方面,并不遵循武侠定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长大成人了,觉得老爹给自己起的名字不好听,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志趣,可以自己改名字。 比如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人家本来是叫犬子,小时候都喊他司马犬子。 犬者,狗也。 总被人叫二狗子也不合适吧? 估计司马犬子被人骂了二十年,实在是受不了,翻看历史书一看,哎呀,这个蔺相如是个不错的人物啊,我要将他当偶像,以后咱不叫司马二狗子了,改为司马相如。 看吧,改名也是古代人追星的一种方式…… 还有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估计老朱家想给他起名“朱八八”的,不过“朱八八”实在是容易混淆辈分,还是“重八”的好。 后来朱重八一家人几乎都死绝了,痛恨元朝,立志干掉元朝,所以改名为朱元璋,意为“诛杀元朝的璋”。 璋,一种外形如刀的玉制礼器。 当然,改名字除了发挥自我积极性,表达情感与志向之外,也有被动改名的时候,如新皇帝登基了,要避讳皇上名字,需要改名。 徐允恭为避皇太孙朱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