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马恩慧不懂商业 (第6/6页)
基数大点,一个人榨出来半银子,那整个帝国便是三千万银两,足够吃一年的了。 至于老百姓死活,有又多少人去在乎? 不能责怪马恩慧不了解商人的力量,因为朱元璋太生猛,将商人压到了极致,商业税在大明中央财政中的占比,可怜的想让人哭。 除了垄断性质的盐税外,所有商业税,如茶税、市船税、通过税、营业税,加起来满打满算,都不到一百万两。 这些钱,相对于中央财政的三千万两,占比只是个位数,零头啊。 马恩慧将书收了起来,轻柔地问道:“皇上若是放开了商人,又能增加多少税?” 朱允炆下榻,将桌案上的砚台拿了过来,递给马恩慧,笑着问道:“爱妃认为这砚台,价值几何?” 马恩慧把玩着砚台,看着砚台之上的福寿龙纹浮雕,拿不准地说道:“此玉石砚,应值千两吧?” 朱允炆坐在一旁,笑道:“好,便将这玉石砚定价是千两,那我们应该收取多少税?” 马恩慧微蹙眉头,盘算道:“按照太祖定下的商税,是三十税一,这千两,便是收取三十三两余。” 朱允炆看着砚台,苦笑着说道:“三十三两余入国库,他们拿走的却是绝大部分。呵呵,这商解禁了,也没什么用处。但如果将三十税一,调整为二十税一,十税一,又如何?” “十税一?” 马恩慧惊慌地站起来,说道:“皇上,万万不可,且不说商税是太祖定下的,便是将三十税一,调整为十税一,岂不是打压商人,与皇上初衷,并不相符吧?”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