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一〇章 舆论中心 (第7/9页)
多银子到灾区,能变成粮食还是衣物?百姓能靠这几十万两银子吃饱穿暖?” 问题抛回杨一清,毕竟杨一清管着户部。 杨一清为难地道:“京师粮仓内储粮不足,中原府库空虚,再者过去几年战乱不断,想筹措用于赈灾的粮食太过困难……” 在场大臣都熟悉大明的情况,哪怕王守仁只是兵部侍郎,也对民间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在西北当过几年巡抚,有治理一方的经验,而王守仁镇守的宣府又是西北军粮物资的主要储存地。 现在大明实在太“穷”了,穷得只剩下银子。 这些人都熟悉谢迁的一贯做派,他一向不主张把府库内大批银子放到民间去购买粮食物资,因为他觉得这是与民争利。 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消费刺激生产等,以谢迁因循守旧的头脑,实在是想不出来。 一直默不做声的杨廷和道:“若中原调拨困难,只有从西北征调粮草了。” 梁储道:“西北也不太平,鞑子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开春后边关受到鞑子sao扰的情况日甚……其实还是直接调拨银两最方便,或者朝廷用银子从那些未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紧急运往灾区,以解燃眉之急。” 梁储可不管那么多。 在他看来,有银子不用,却非征调粮食和物资,简直是舍本逐末,哪怕灾区真的物价腾贵,可能调拨银子过去会令物价再次上扬,但商人逐利,很快就会组织货源填补市场空缺,况且当地官府也可以想办法从物价低的地区购买物资运到灾区。 听了梁储的话,李鐩点头,附和梁储的建议。 至于其他几人则面面相觑,他们或许也赞同梁储的意见,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