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我是专业的(快穿)_分卷阅读7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3/4页)

送出去了,秦无咎才惊觉又中了他的圈套,不觉撑额失笑。上辈子就是这般,这辈子竟然还没玩够。

    武安帝做主,把今年收获的番粮种子给了大兴县和潞县,稻种则发往江南,最终种在了余杭和吴兴的田地里。

    武安十三年,南北四地试种的田地,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原本还在怀疑观望的官员立即行动起来,纷纷上书请赐良种。特别是各地的亲民官,拐着弯的找关系弄种子,甚至找上秦无咎,谁不想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呢?那都是妥妥的政绩啊。

    直到武安十五年,番麦等农作物,还有后续改良的冬小麦、粟米等,基本在全国都推广开了,新粮食产量高、适应性又强,朝廷又深入到各县、里、村设劝农官,百姓们开荒种地的劲头十足,全国田亩数直线上升。

    武安帝把劝农官的事交给了秦无咎,在王松的运作下,秦国公主的大名传遍大燕各地,能吃上饱饭的老百姓无一不感念公主的恩德,甚至不少地方都为秦无咎立了长生牌位。

    秦无咎趁热打铁,在劝农官的基础上,组织人考察农田水利,加上她两世建设水利工程的经验,很快便写出了一书,呈与武安帝,武安帝立即命工部着手修建。

    紧着着,秦无咎把尽力放在了治理黄河上,任何朝代,海晏河清都是检验是否是盛世的金标准,黄河的安稳,是所有君主都非常重视的事。

    上辈子云中坞紧邻黄河,后来梁国占据整个北方,黄河几乎贯穿全境,秦无咎在治理黄河上是下过苦功夫的。

    等的条陈呈上御案,武安帝对秦无咎的重视一日重似一日。

    这几年的时间,秦无咎遭遇过几次危险,不过好在都避开了,其中最危险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