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书院杂志 (第5/7页)
成的学生正在家丁忧的高攀龙与无锡县令同游无锡东郊时,高攀龙发现一处地方可作读书处,认为可以群二三好友切磋学问于其中。 当时高攀龙没有办书院的念头,只是认为这是一处可以读书的地方。 于是回来后高攀龙与顾宪成说了这事,当时顾宪成还在生病,但心底存着事,又受到林延潮在闽办书院的启发,一听说高攀龙找了处可以读书的地方,当即从病榻上蹶然而起,二人一并来到城东这处可以读书处。 顾宪成看了这地方,原来是程颐高足杨时在无锡讲学的地方。北宋时杨时在这里见此处临伯渎港,前临清流是讲学好地方。 于是杨时在此讲学一共十八年,他去世后学生在这里建了一座道南祠作为怀念。 这道南祠就是源自当年杨时学成拜别程颐回乡时,程颐看着学生的背影,欣然说了句‘吾道南矣’。 所以顾宪成看了年久失修的道南祠很是感叹,他打算在此办书院,于是他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动员了本地的乡绅,无锡县令对于顾宪成办学也是大力的支持。 没过多久就在当年杨时讲学的旧址上,一座新的书院建成,书院被名为‘东林书院’。 在另一个时空里东林书院是万历二十三年时顾宪成所建,但现在因林延潮所影响,提前建立。 比数年后不同,首倡东林书院的只有顾宪成,高攀龙二人,就是万历十八年这个看起来普通其实不普通的年份,林延潮与顾宪成一个在南,一个在更南的地方同时办起了书院,这也是被后世二人的政敌抨击为‘清议不出于庙堂,而出自于士人的开始’。 不过这话倒是冤枉林延潮,林延潮办书院可是从来没有在书院议政,针砭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