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四十四章 改换门庭 (第2/9页)
事,自己是办不到的,必须要取得申时行的支持,方才能在御前通过。 宋纁道:“这一次裁撤净军的事,全仗元辅居中运筹帷幄,免去了太仓十七万银子的岁支,各省再无摊派之苦,纁代户部,代天下之黎民谢过元辅。” 申时行捏须道:“此事仆哪里有功劳,栗庵要谢就去谢南京工部的舒司空。” 宋纁继续恭维道:“元辅实在太过谦了,但善建者不拔,元辅高风亮节,功成而不自居,但是百官黎民不会忘记。” 申时行笑着道:“栗庵不要再给老夫戴高帽了,眼下朝中不少官员交奏荐引舒司空迁任京堂,你以为如何?” 朝堂三品官以上的升迁调动都是要经过九卿会推,九卿就是六部尚书加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其中六部尚书与左都御史又称七卿。 所以这样制度称九卿会推。 到了后来内阁一度加入,又一度不加入,单到了隆庆万历年,内阁肯定是要有的。 而现在朝中言官又喊着廷推时,要加入六科十三道,对此只要申时行不是傻子,就绝对不会同意。 但明朝后期阁臣权力的衰落,也是从六科十三道加入会推开始的。 就目前而言除了三边、宣大,薊辽、两广,都御史开缺,是由大九卿堂上官、及科道廷推。 一般三品以上官员,以及佥都御史,南北国子监祭酒这样四品的官员,就是内阁,九卿会推,一人一票,选出票数多的两个人或多人给天子选择,不过名字上仍是叫九卿会推。 若九卿出缺,就要扩大会议,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都有资格参与会推。 一旦吏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