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2/6页)
老家的熟练老农,这些人都是之前帮助陈家栽种过番薯的。 听说要来京师,这些老农大多不愿意去,但林延潮给出了高薪。重金之下倒是募了二十几人千里迢迢来至京师,林延潮又让陈行贵他们从苏浙一带招募熟练庄稼事的农人一并至京师来。 林延潮按照记忆里的农政全书,将如何保留薯种薯藤的办法教给陈振龙。 陈振龙与林延潮找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农商量后,决定采取挖深窖的办法,来保留薯种薯藤过冬。 这时已是九月,他们准备一番后,决定在第二年开始在北方试种番薯。 一旦试种成功,就立即在京畿各地推广。 对于此事林延潮自是十分上心,这关系着他的前程,同时也是关系着徐贞明的前程。 徐贞明听林延潮的吩咐,上了一封请罪疏给天子,请罪疏大意是主动认罪,说自己思虑不周,兴修水利,反而改变了河流走向,引起了‘老百姓们’的意见。 所以他决定改变兴修水利,而是改以屯垦旱田,在北方招募有经验的南方农夫,试种旱稻,洋芋等旱地农作物,取得一定经验后再推广至民间。 这封几乎完全照搬林延潮意思的请罪疏,最后得到了天子的原谅。 没有张鲸的阻扰,以申时行为首的内阁,立即拟旨将徐贞明尚宝司卿的衔职免掉,恢复屯田御史的本官,继续负责京畿的屯田之事。 如此徐贞明算是戴罪立功了,但兴修水利的大政方针失败后,反而更激起了他事功的决心。 徐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