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书院招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书院招考 (第4/5页)

学生从读史中将经义学以致用,察历代兴衰之道,然后以策论绳之来参定高下。”

    耿定力称许道:“部堂所言极是,但是兼通经史,对于很多读书人而言实在不易。”

    林延潮笑着道:“大宗师难道忘了,万历十四年,万历十七年的会试,礼部出卷都以经义与策论并重取士,但是会试如此,各省却响应者寥寥,为何我们福建不可以开先河呢?”

    耿定力看了林延潮一眼,苦笑道:“老弟啊,老弟,天下谁不知这经义与策论并论是你提出来的!你叫我这么做,实在是难办啊!”

    林延潮叹道:“我也是为了这些读书人心疼啊,经义取士自王安石变法起已数百年,这期间天下读书人中皓首穷经,而不知变通者不知多少。”

    “正如大宗师之前所言,现在经义的考试,已纯粹让人分高下,而远离实用之道,且经过这么多年,经义之范围是越考越狭,多少读书人只知走捷径,而不用心于其中。倒不如变通一下,多从策论之中选拔出能够经世致用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为国求贤。”

    耿定力闻言叹道:“老弟之言无不道理。”

    耿定力说完,踱步想了想于是道:“既是如此,我可以决定岁试,科试之中可以偏重于策问,但在院试之中却不好如此主张。”

    岁试就是府,县生员每年一考,不合格者要革除功名,合格者可给予廪生待遇。

    至于科试就是乡试前的资格考试。

    这都在耿定力的职权范围内,而有了这两项林延潮就更可以让书院的学子,不仅读四书五经,更可以名正言顺的治史,谈论历代兴亡得失,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当然还是那句话,策问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但一定纯粹于八股取士来得强。

    当然换句话说,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