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传道 (第7/9页)
道,亦以为我辈读书人一生只在卫道上,但卫道之上还有传道授业。” 说到这里林延潮目中眺望极远:“庙堂为官或不适于林某,若是能得国泰民安,四海无事,那林某为一教书匠,此生又有何憾哉!” “下官胡言乱语,让元辅见笑了。” 王锡爵当然听过林延潮拜礼部尚书时,对学生们言功成之日,愿回乡为教书匠的事。此事在士林中传为美谈。 王锡爵当初听到这里以为林延潮是效仿诸葛孔明之举,但今日亲自听来确为心声。最后林延潮这一句实令王锡爵对他大为改观,他终于明白为何张居正当年如此看重此子。 因为在此子有那股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做不到此就称不上真正的读书人。 暮色之下,王锡爵认真地看了一眼林延潮,但见林延潮却又立即恢复了恭谦的神色。 王锡爵正欲开口,这时候王五等人已是从前方游廊走向亭子此来。 王锡爵当下没有开口,而是拱手向林延潮道:“天色已晚,告辞!” 说完王锡爵负手离去。 回府后一夜无话。 次日内阁有急务,大致是朝鲜用兵之事。 王锡爵不得不从‘病中强起’入宫参加廷议。 因为明军受挫不前,天子拿出帑币犒赏前方将士,并举行了平壤大胜的告捷之礼。同时也是下旨让石星立即筹集在朝鲜作战将士的军粮问题。 圣旨的口吻十分严厉,依王锡爵料想,石星现在估计是肠子都悔青了。要是当初同意了林延潮海运济朝的方案就不会有今日的窘境了。 廷议时礼部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