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 (第5/7页)

妨。

    话说回来,礼部侍郎的事,确实舒弘志帮得上忙。

    因为礼部侍郎这个位子不同于詹事府少詹事,也不同于知府的任命。

    知府任命经过吏部部推。

    少詹事则是内阁阁推任命。

    说是部推,阁推,但其实就是申时行的一句话而已。

    但是礼部侍郎位列廷臣,乃是正三品,必须经过九卿会推。

    所谓九卿会推就是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九卿,外加三位内阁大学士,一共十二人公推。

    官职空缺一人,最少公推两人,空缺两人,则最少公推三人,公推完留下候选的名字,呈报天子圈用。

    到了九卿出缺,就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公推。

    而内阁大学士,礼部吏部官员空缺,则由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公推。

    这个是明朝的会推制度,因为天子很少会特旨提拔官员。这与清朝不一样,朝廷大臣的任命还是由皇帝说的算。

    而明朝官员推举皇帝说得不算,同样也不能轮到首辅说得算。

    公推就是对宰相权力的限制,当然这样看人,张居正在位时公推也就是个摆设,但现在呢?

    申时行就没有办法把九卿会推弄成自己说的算,若真有这天,天子也容不下申时行了。

    所以林延潮必须要计算票数的时候了。

    现在的九卿中的礼部尚书沈鲤,户部尚书宋纁,兵部尚书严清,工部尚书舒应龙,大理寺卿孙丕扬,通政使张孟男,要么是中立要么就不站在申时行这边。

    在九卿会推时他们会投自己一票吗?

    就在万历十五年的年末之时,礼部左侍郎王弘诲被任命詹事府詹事,掌府事。

    而原礼部右侍郎于慎行被任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