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零七章 轩然大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零七章 轩然大波 (第4/6页)

林延潮立即‘虚心接受批评’。

    有了林延潮这一番话,其他的翰林也是会意过来,说了一番以申时行马首是瞻的话。

    数日之后。

    申时行上表请求天子早立太子,其中举了明宣宗在宣德三年立两岁的英宗为太子。

    明宪宗在成化十一年立六岁的孝宗为太子。

    孝宗在弘治五年立还未周岁的武宗为太子。

    而皇元子已经五岁了,理当立为太子。

    申时行这奏章,可谓有理有据。早立太子,一直是明朝历代皇帝的制度。

    申时行奏章一上,天子回复说,册立皇太子乃是大典,皇元子年纪尚小,等个两三年再举行。

    然后申时行又奏章上,说天子认为册立皇太子乃是慎重之举,要等个二三年举行,实在是高明之至,此非臣之愚见可及。但臣虽然愚钝,仍有些话管不住嘴巴,要说不能自已。

    没错,皇子年幼,立太子后要出阁读书,举行朝贺典礼等等,是太早了。陛下此举是爱惜皇元子的身体,但册立太子,只要在宫里受册,文华殿一受朝贺即可,至于讲学等事可以等到两三年后办。所以眼下还是先册立太子要紧。

    天子回复道,你申时行忠君爱国之心,朕已经知道了。可朕没有改变主意,先册立郑妃为皇贵妃,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看着从六科廊传抄来的第一手奏章,林延潮觉得可以了,申时行既表达了自己拥立皇元子的立场,虽说没有册立太子,但他可以收工了,对百官也是个交代了。

    但对于百官而言,却是未必,申时行上了奏章后,百官们的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