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驯的奏章 (第7/9页)
事更加真实可信。 经黄越道来,潘季驯与众官员们仿佛看见数月之内,归德府数万百姓,在官府的动员下,扛石挑土,于贾鲁河两岸奋战的一幕一幕。 终于两百多里的贾鲁河得以疏通,商船自由往来,沟通黄河淮水。从黄河的行船可直接抵达徐州的小浮桥。 三十万多亩的下田,经过引黄灌淤,一夜之间变成良田,百姓得其惠。 更重要是贾鲁河疏通后,不仅没有夺道之危,反而分流河势,保住了归德下游的大堤的安全。 而这一切林延潮所用不过三十万余两,就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 至于臧惟一,龚大器他们此来也是有些表一表政绩的意思。他们明白林延潮治河得力,但也没料到居然得力到这个地步。 二人闻言不由触动,甚至感动。 其余官员则是有些自惭形秽,同样是治河,他们只是修修补补,过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但林延潮将此变成了有利民生,有利百姓的好事,老百姓并没有受劳役之苦,而是从中得到了好处。 至于单知府此刻颜面扫地,身为开封府知府,一个大府,他竟完全败给了隔壁一个小府。 “贾鲁河两百三十六里,共筑土堤,长十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一丈,所用夫役两万三千人,耗银三十二万两有奇。这是下官亲手所为,若有半字虚言,下官愿以死抵罪。” 说到这里了,黄越不知是委屈,还是想起修河的艰辛,不由痛哭失声。 一旁的县令也跪伏在地道:“启禀列位大人,下官小吏出身,为官蹉跎十几年,少有为老百姓办得实事。” “若非林府台,下官不知何为事功?而今为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