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 (第5/7页)
又道,君子不器。那么圣人的意思,是在说子贡不是君子?” “王阳明曾言天下有利根之人,钝根之人。利根之人,生知而行,学一而知百,这一点连颜回,明道(程颢)都不能做到。而天下芸芸众生,大多是钝根之人,困知勉行,学一知一。” “孔子评子路三子,三子皆器,而曾皙则不器。器者之才卓然成章,非空言无实者可比,乃天下芸芸众生可期,故而若一百人就九十九人来问我取器,还是不器,吾答取器也,因为道在器中。然而若望龄问吾,吾则言不器!” 听了林延潮之言,陶望龄抬起头来,而徐火勃,袁可立看向陶望龄目光中则满是羡慕。 谁都可以听出,林延潮这话里对陶望龄深深之期许。 林延潮这话的意思,换了旁人问我要不要读书做官,或者是去事功,我都会回答,君子的学问不在事功中得来,如何得来?如何成器? 但唯独你,君子不器,去事功,形于器,反是束缚了你的才华。 这点与理学不同,理学主张就是君子不器,认为形而上唯之道,形而下唯之器。 这就是道在器先。理学将任何具体于实务的功夫,都认为是形而下学,真正的君子应该掌握是道,以道御器。 林延潮没有否则这一点,不是理学提出道在器先,他就提出器在道先,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抬杠而抬杠没意思。 他主张是道在器中,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俗子,去追求不器的境界,反而落为不成器,什么事都干不了,所以正确做法是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如孔子评价子贡,汝器也,这就是一句褒奖的话。 而君子不器,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是可以不在实务中追求理论,这就是生而知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