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 (第4/10页)

邵仲禄说毕将堪任贴又交还给杨巍。

    杨巍持帖道:“方才邵郎中之言诸公都听清楚了,诸位推人,不可先入为主,当以必国家社稷为念,秉持公心。稍后老夫将这堪任贴递下去,推何人为正何人为陪,诸公心中想定后,各自题画,不可与他人商议。”

    这就是会推的流程,吏部念完官员出身履历,下面的官员就于每个人的堪任帖上题画。

    每个官员有两个推荐名额,一正一副,认为正的,就在堪任贴官员的名字下面写个正,认为副的,写个陪字。

    最后吏部将堪任贴上的名字汇总后,再报上去,一般而言,正字最多的写在第一个,称为正推,陪字最多的写在第二个,称为陪推,最后名单呈御览,给天子圈用。

    这是侍郎级别官员廷推,有正推陪推之分,若是阁老,尚书级别官员廷推,则要写得更多。

    但无论名字多少,皇帝与文臣长久的默契下,名字写在第一个的就是正推,一般情况下,天子会尊重会推制度,圈用正推上来的官员。

    当然也有不走寻常路的皇帝,不用正推,而用陪推。

    不过这时候文官们就要很不高兴了,碰上好说话的皇帝,文官敢直接将奏章糊你……墙上,大意就是说'皇帝你要造反吗?'

    而陪推被皇帝圈用的官员,有时候也会摄于舆论压力,以及遵守廷推的制度,会推辞掉天子的任命,不敢接任职务。

    如此之下会推也会变成流于形式,为了对付文官这一手,皇帝索性将正推陪推的官员一概不用,下令文臣重推,正德皇帝就干过这事,曾为了一个官职,下令文官重推三次,最后仍是不用。

    甚至不下旨廷推,宁可官位空缺。

    当年张居正也不是善茬,万历初年推举吏部尚书,推廷结果左都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