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十八章 钻空子 (第1/10页)
这三道题对于整日在策问上走过场的考生而言颇难。 他们以往莫混过关的办法,就是对空策。尽管言之无物,考官也不能算你。但林延潮为主考官已是三令五申,不许考生虚文。 而且策问题从三百字,到不少于一千字,若是要在文章上言之有物,那就不容易了。 可是这三道题对于孙承宗而言,却是不难。 孙承宗本就是博学而通的人。 当初林延潮以往在学功堂讲课时,对理学,心学也是兼讲。林延潮谈及本体功夫之道时,对王学十分推崇,曾言‘格物’之功,腐儒都是用力在用镜照物上,但若镜昏,照物也是不明,而王学则是先‘磨镜’再照物。 因为林延潮推崇王学,所以孙承宗后来对王学也颇有采摘。 王通,号文中子,王阳明对他评价很客观,赞他的学问‘具体而微’。 对于儒家对王通最诟病的一点,篡改经义,他也是表示理解,并称是良工多用心。 引申至这一题,朝廷(林延潮)出这一题的用意,就是告诉读书人对于先儒之学无需处处墨守陈规,既是可述也是可作。 换了旁人出这考题,必然引起读书人轩然大波,这是明目张胆开始挖理学这座大厦的墙角了。 但林延潮以主考官的身份出题,朝廷为之背书,所以读书人们……还是老实答题吧。 孙承宗心知,林学不再是居于众学说的一角,而是堂堂正正的立于庙堂之上了。 孙承宗看向至公堂上那个负手而立的身影,他终于做到了。 孙承宗定了定神,心情澎湃,提笔于纸张上写至:“世儒著述为名,暗以虚文拟经,此取乱之道。文中子明以拟经,实删述六经,明先贤之道……” 孙承宗胸中如有千言当下一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