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众望所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众望所归 (第4/9页)

其他三品官同列。

    其中大理寺卿卢维桢,曾任吏部文选司,考功司郎中,在朝中人脉极广,同时他与黄凤翔,工部左侍郎朱天球一样都是福建籍官员。

    当年林延潮刚刚任官去吏部时,就是他接待的。

    “太常寺卿张汝济。”

    “光禄寺卿陈大科。”

    “太仆寺卿艾穆。”

    宋纁看向太仆寺卿艾穆,此人是举人出身,当年与沈思孝,赵用贤一起在张居正夺情的事上上谏,因此而名声大噪,最后以举人出身位列太仆寺卿。

    同时艾穆还是赵南星的老师。

    “顺天府府尹王体复。”

    位列最末的一名官员出列拱手。天下知府都是正四品,唯独顺天府府尹是正三品。

    因为是正三品,他可以参加会推九卿的廷议,参与中枢的决策。

    他们一共是二十人,还有七卿,内阁大学士,去掉于慎行就是十人,最后这三十名廷臣一并参与廷议商定出新的礼部尚书。

    宋纁当选吏部尚书后,确实选拔很多有政声的官员。

    这几年来清议上有‘三羊,八狗,十君子’之说。

    三羊是杨四知、杨文焕、杨文举,八狗指赵卿、洪声远、张程、蔡系周、胡汝宁、陈与郊、李春开、张鼎思;十君子是邹元标、雒于仁、李沂、梁子琦、吴中行、沈思孝、饶伸、卢洪春、李植、江东之。

    三羊,八狗都是依附于枢辅的官员,于慎行甚至明言这些人都是时相入幕之宾。

    至于十君子都是批评过天子,宰相的官员。

    当时有人道‘若要世道昌,去了八狗与三羊’。

    这样的舆论不知是否刻意撒布,是出自官员授意,还是士人风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