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仓银 (第5/9页)
入不敷出,这支出的大头就在于赈济边饷这二事上。” “民以食为天,民不得食要么沦为流民,要么沦为盗贼,甚至造反。朝廷募兵剿寇,钱从何来?从百姓处来,可是如此一来越敛财民越乱,欲剿贼贼愈多。所以若要分个轻重先后,朝廷当以赈济备荒为先。” 申时行点点头道:“此言切中要害。我记得前几年四川有一个彭县,当地欠税甚多,于是县令自作聪明想了个办法,把欠税作为衙役胥吏的工食银,让他们的催缴。结果胥吏衙役下乡,弄得民不聊生,结果没有两个月彭县就反了,然后县令的人头被挂在城头上示众。这县令死也就死了,但事后平定民乱却费了朝廷多少钱粮。” 王锡爵闻言叹息,然后道:“正如元辅所言,若要赈济,必须得人。要得人,当用循臣。循臣者敢于大刀阔斧革除时弊!” 申时行点点头道:“与我想到一处去了,荆石心底一定有人选了吧?” 王锡爵道:“我要向元辅举荐两个人。” “今岁大旱,北方里陕西山西山东最重,反而直隶不需朝廷如何赈济,百姓自安,我以为这都是屯田御史的功劳。” 申时行道:“我记得这屯田御史是李三才?” 王锡爵道:“正是,元辅还记得这李三才。他是万历二年的进士,后官至户部郎中,于万历十一年时为右通政魏允贞求情被贬为推官,后来吏部考选有名,任山东佥事。今年因为徐贞明被革,故而是我向元辅举荐他以尚宝司卿兼任屯田御史。” 申时行笑了笑道:“我当然记得,此人为官甚是敢言啊!” 王锡爵当然知道申时行言下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