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启的办法 (第2/6页)
,亩产几十石的好处,而且还不用如稻麦那般脱粒。 林延潮说的令徐贞明有些心动,当下不由问道:“那么番薯若真有林学士说的这么好,为何没有人种植在北地?” 林延潮说到这里就长叹了,他穿越前也是想当然的以为明末番薯一旦移种北方,无往不利,就等着种田暴兵就好了。 但到了现在才知道,原来番薯在北方不能栽种。 知道了此事后,林延潮一直在脑子里检索以前穿越前看过的书籍,也多亏了这辈子过目不忘的能力,将上辈子偶尔看过而忘记的书,一点一点的回忆起来。 明末番薯到底如何移种到北方呢? 这就要提一个人,那就是徐光启。 徐贞明为了振兴水利,写了一本潞水客谈。这本书被徐光启看到后,视为奇书,但徐光启却发现徐贞明的方针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北方多旱田,少水田,所以一旦兴修水利很容易触犯到权贵的利益。 所以徐光启就想有没有旱田高产的农作物呢? 于是他就看到了番薯。但番薯只能在南方种,北方种不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番薯移种到北方呢? 于是徐光启研究了一辈子,并亲自到田里耕种,终于找出了方法。 他将这些经验都写进了他的农政全书之中。 后来徐光启还入冬前保存种薯和种蔓的方法总结了好几条。 霜降前,择于屋之东南,无西风有东日处,以稻草叠基。方广丈余,高二尺许;其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