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十五章 国有诤臣 (第2/9页)
,也是文臣领袖坐的地方。 从文书房送来的奏章整整齐齐摆放在公案上,而林延潮却看着公案后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虽说只是扫了一眼,但林延潮心底却生出一等渴望。然后他行礼道:“学生见过恩师。” 申时行睁开眼睛道:“你来了,天子一个月多不上朝,朝中的舆论已从攻讦天子怠政,转而指责老夫不劝诫天子。为今之计只有早将裁撤净军之事办妥,老夫方能脱身。” 林延潮讶然,申时行这是主动催自己呢? 林延潮道:“回禀恩师,学生已是在联络了人手了,然后等一个上疏的最好时机。” 申时行伸手一按:“你办事,老夫素来放心,只是……” 林延潮听到这里,等着申时行将话接下去。 但见申时行笑了笑道:“也没什么,按照你的意思办,有何难处尽管向老夫开口。” 林延潮知道说了一半的话,下半句才是那个人的真心话。 这是一个不难解的哑谜。 申时行那句‘只是’后面是什么? 申时行在刚给天子上奏章里,称自己不过‘榱桷之才’,但所处内阁却是‘栋梁之任’,知小谋大者,不得不集思广益,所以请天子增补阁臣的人选。 另一方面又暗示自己加快裁撤净军之事,这其中的意思就很耐人寻味了。 林延潮离开文渊阁,返回东江米巷旁的翰林院。 到达翰林院时,就听着绕着院子里传来声音:“一二,一二,一二。” 林延潮点点头,然后步入院门,数名门子早就出来迎候,但见院内这一科的二十名庶吉士加上三鼎甲,穿着单衣在仪门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