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猛龙过江 (第2/6页)
一的盐,一部份则是征钱绢。 上井十五斤盐交一斤八两,刚好是一成份子。 官盐场制盐也要交。 交上来的盐和钱,有部份要上缴朝廷户税,有部份则要上供秦州都督府,还有部份则要上缴给渭州府、鄣县,以及原来驻鄣县的平乐统军府等等,这钱分的人多着呢。 盐在盐井寨,比朝廷的开元通宝铜钱还好使,这是硬通货。 不管是换粮换钱都是十分畅通,尤其是拿去跟羌人交易牛马换皮毛药材,还能再赚一笔。 “以往的盐也都这成色?” 赵宗昌看各家送来的盐,“按惯例是一旬一交,今天因为第一锅盐,所以大家都特意送来一成,这也是个彩头,这盐都很好,甚至比平常的要好两分。” 听到他这样说,怀玉这才相信,这鄣盐确实质量一般,或者说此时的盐大多一般。 “我记得我在长安的时候,用的盐好像挺白,颗粒均匀,其色青白,粒大饱满啊。” “二郎说的当是长安勋贵官员们所用青盐,这些盐都是再提炼过的。就如我们鄣盐,他们拿去重新加入水中化开,然后再过滤,再重新熬煮结盐,这成本可不低,比咱们直接汲卤煮盐的成本还要高。 不是贵族士家官员豪强,谁吃的起这样的盐。” “价格相差大吗?” “当然大。” 怀玉听完陷入沉思,用二次溶解过滤提炼煎煮的办法,确实大大提高了成本,这精盐自然而然的就贵了。 但他觉得,如果能够改进一些这第一道制盐环节,那岂不能降低很多成本?如果既能提高盐井产盐的质量,还能比二次提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