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旧人 (第2/6页)
拜相封公的。” 来济哈哈一笑,只当是客套话。 “我说的是真的,我会看些面相,你和十一郎都是紫气伴身,将来必为宰相的。” 怀玉还真不是忽悠他,历史上来家兄弟后来就都当了宰相。 许敬宗后来就说过,学士虞世南的儿子当将作监、工部侍郎,做了工匠头,武将来护儿的儿子们却当宰相,文武之分根本不是天生的。 “借二郎吉言,”来十二郎笑笑,“不过我倒觉得,我大唐最重军功,讲究的是出将入相,二郎如此年轻,却能文能武,将来倒是更有可能拜相封公的。” “哈哈哈,一起一起,将来咱们同入都堂做相!” ······ 东宫。 怀玉看着东宫前森严守卫,想起了仍占据着太极宫的李渊。 那位太上皇他还从没见过,也是个悲剧人物,后世都说李渊当皇帝,全靠儿子李世民打的天下。 但他如今倒越来越觉得,其实大唐建国,功劳最大的还是李渊,人家才是那个苦心谋划掌握大局的人,李世民李建成等开国都有功,但胜不过李渊去。 李渊只是因玄武门之变,而让人忽视到他的英雄了得,毕竟隋末乱世,那么多枭雄,可唯有李渊起兵晚,却迅速夺取天下,这与他的战略谋划布局有关。 就如当年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曾给他出过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舍洛阳西取长安,据关中以夺天下,杨玄感不听,非在洛阳城下死磕,最后洛阳没打下,自己倒是落的个身死族灭下场。 而数年后,李密鸠占鹊巢成了瓦岗老大,自称魏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