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里流浪的青春(全)_分卷阅读3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4 (第2/3页)

,再来三块钱的。”我伸手冲老板示意,“行了,你也不是白当司机的,这不请你吃大餐么,看看还吃啥,自己去点。”

    盈盈没跟我客气,确切的说是真一点都没跟我客气,她利索爽快的又要了几根肠和若干青菜当辅料,吃到一半,盈盈像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言道:“也不知道咱以前常吃的那家还干不干了。”

    “你说银河路口那个大娘的么?”我想起那家和盈盈时常光顾的摊位。

    “对呀,咱晚上去看看吧,那大娘就晚上出摊,白天还要干农活,我记得。”盈盈提起以前的事情时,眼睛里总是流光溢彩般的闪烁。

    那时的我时常在晚上和盈盈骑车去那个大娘的摊位吃一顿,那大娘五十多岁,跟我们混的也很熟,也记住了我们俩的口味,比如我爱吃软一点的,盈盈爱吃脆一点的,我辣椒多而她辣椒少,我们俩经常坐在她的小桌前拌嘴,盈盈那时候急眼了就拧开盛放辣椒面的瓶子一股脑的给我倒上,然后第二天再买些辣椒面还给大娘,那大娘开始时候不适应,见到盈盈的壮举后颇为心疼,后来习惯了后就长了个心眼,多带个辣椒瓶,以防我俩突然袭击。

    不光是麻辣串,中学时代的我们热爱的小吃有不少,比如老长途车站前的“顺发拉面馆”,早期一中大门对面的馄饨摊,利民街的酱鸡头等等,都是我俩热衷的地方,那几年里我们也张着嘴吃遍了平邑县的小吃和特色,盈盈那时给我们总结了一句话:咱俩活这么大,也就对得起自己这张嘴了。

    “喂喂,愣什么呢,赶紧吃啊,一会儿凉了。”盈盈小靴子在底下碰碰我。

    我回过神来继续拿起麻辣串往嘴里塞,心里确实另一番滋味,味道再好,也跟从前一样么?我悄然问了自己一声。

    吃罢,我打了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