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54节 创世人 (第2/4页)
于清醒,可临终之人能否清醒,仍看临终之人最后的那刻认知。 我若不执,何须断水?我若无心,万事皆休! 这是李玄霸的最后一念。 听起来李玄霸已悟,可沉约不能肯定。 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同领悟,领悟不同于证得,证得未见得可以解脱! 知道、理解、领悟、证得、解脱这五个过程阶段听起来好像相似,其实境界相差极远。 世人却多将“知道”认同于“证得”! 这就好像在地球上看得到银河系外的星系,却以为已到达那个星系、完全了解那个星系般的荒谬。 在沉约看来,李玄霸或许武功极强,但李玄霸对自身的认知,只是到了修行的领悟阶段,李玄霸能否证得和解脱,要看他自身的造化。 哪怕释迦,也只能让世人到达领悟的阶段,至于证得和解脱,完全看个体本身的努力和坚持还有正确的认知。 沉约无法再等李玄霸的变化,因为空间已变。 在李玄霸领悟那一刻,无想有情天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种空间! 流逝的空间! 听起来很奇特,时间会流逝,空间也会流逝吗? ….事实上,空间的改变就应该看作是流逝,我们本身就处于一个流逝的空间内——在这个空间内,我们认知的一切看似稳定,实则无时不刻的不在变化,而在我们认知之外的空间,因为量子不确定的存在,更可能时刻处于不同状态中。 世人以自我固化了空间认知,就如游戏的NPC般只看到周遭固定的地图,却忽略了其余的微妙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