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煤藕大卖 (第2/4页)
,所以连试都不用试。 这种煤藕一旦推向市场,卖木炭的,打柴的统统都得失业,全都得去日月能源公司打工去。 当前买一担柴,就要几十文,再冷些的时候,甚至都涨到了二三百文,而这煤藕根据李芳的测算,成本才不到两文,去除了销售成本,一个煤藕卖四文钱,就能赚一文。 这煤藕再配合上大明重工集团开发的那个炉子,一天也就烧个四五块煤藕就够了,成本最多也就二十文,比烧柴火和木炭划算多了。 当然这是北京的价格,北京是有煤矿的。 除了北京之外,还有山西也有煤矿,湖广南部也有煤矿,延绥也有煤矿。 他们各自可以覆盖东南西北,就算加上运费能稍微贵一些,也远比烧柴更划算,更何况木炭。 嘉靖的生意,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做大的。 既然现在大明投资银行有钱,那就不用只是在京城小打小闹,直接在全国铺开。 要不然在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那些钱闲一天,就浪费一天的利息。 现在王守仁手里,有即将卖出国债去收回的一亿两银子,还有蜀成王和其他几位王爷的两千多万两银子。 合计了一下,就算在北京、山西、湖广、延绥分别置地千顷,建成四个大的制煤藕工厂。 再自己购买船队、车队运往全国各地的彭氏商社,再加上设备,原料,和初期的工人工资。 总共也不过只需要一千万两就足够了。 王守仁大概一算,就算明白了这笔帐,都不需要国债的集资。 “陛下,这也不够啊。” 嘉靖明白,王守仁的意思不是钱不够。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