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 (第2/4页)
、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 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 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jianian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 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 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 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 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 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 这绝对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