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_第四百一十七章:对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对轰 (第2/4页)

炮甲板的戎克船,后装佛郎机炮可以快速换子铳打出散弹,密集的弹雨对露天甲板上的水手、炮手的伤害效果很大,对船舶的伤害比较小。

    因此缴获武装商船之时基本上没有遭遇像样的反抗,连施大瑄的十八芝海盗军都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打荷兰人的盖伦船就截然不同,不用实弹敲开盖伦船坚硬的舱板,就难以打死敌船的炮手。

    这完全是铜锅遇到铁刷子硬碰硬的较量,还好黄汉拥有七打二的数量优势,有后装佛郎机能够快速连续发射的火力优势。

    乌德沃特号上没有被击毁的炮位还有不少,荷兰人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纷纷打响仅存的火炮,也有二十颗大铁球打入了“红旗军”战船导致伤亡不小。

    这时弗朗机炮的优越性体现了,在荷兰炮手拉回火炮装填之时,我方火炮接二连三打放,利用荷兰人拉回大炮装填的时间差,弗朗机炮足干了四轮,在密集的弹雨下,荷兰人完成了再次装填的火炮只有五门。

    这就是把前装火炮拉来拉去的弊端,因为发射二十四磅炮弹的红夷大炮重量接近五千斤,被明军炮火轰击的现场难免没有弹片、木屑甚至于断臂残肢。

    此时在炮甲板内的西夷火炮还没有采用轨道,就是凭借钢铁轮子推拉,当甲板上有了杂物就是个悲剧,大炮的铁轮子被阻碍,凭借五六个炮手根本推不动接近五千斤的庞然大物。

    “红旗军”战船上的红夷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