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3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365节 (第2/7页)

五成本地,五成迁居,调用民夫。”李善嘱咐道:“即日起,运送粮草往马邑、顾集镇两地。”

    “兵力调配由苏定方处置。”

    “军械、战马若有不足,从塞内诸军调用,再有不足,某去信并州。”

    张士贵在心里盘点,李善的处置有点纷乱,但也说到了点子上,如今最关键的,一是粮草,二是兵力。

    只要粮草不缺,顾集镇、马邑不说固若金汤,但突厥基本不可能轻松攻破,只要兵力不缺,雁门关即使不能出兵塞外,但也能保证突厥难以破关侵袭河东道。

    之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滚蛋的李善基本处于懒散状态,但如今,自己忙的不可开交,手上还要拎着鞭子将下面的人也抽的团团转。

    说起来简单,但哪里有那么容易,光是三万男女入关,征调数以千计的民夫,运送大量粮草、军械去马邑、顾集镇,就没那么容易。

    就像两个月前的张士贵一样,如今的李善头痛于人手不足,倒不是民夫不足,而是基层的指挥人员实在不足,不得已他去信并州,从任城王李道宗那边借了不少文吏过来帮忙。

    但让李善想不到的是,并州总管府的长史窦静亲自来了……当然了,李善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人家窦静也在并州行军屯,硬生生的“借”走了三百头耕牛。

    但同时,窦静也被吓住了,被李善寄予厚望的霞市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吞吐量,除了看护大仓的人手和不多的知情人之外,谁都想不到,凭借着玉壶春、马引,霞市在之前的大半年内吞下了如此巨量的粮草储备。

    从霞市往雁门关的路上,一队又一队的运送粮草的车队络绎不绝,路旁的窦静轻声问:“按例,朝中应遣派代州总管,甚至可能设河东道行军总管。”

    疲惫的李善面容枯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