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2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220节 (第4/6页)

这就是名正言顺,这是李世民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李世民略有些兴奋,他与房玄龄、杜如晦密谋夺嫡事,也有面对突厥威胁的思路,却没有从如此大的格局来考虑这一切。

    这一番话,实为明心志,让李世民在心理层面拥有了足够的底气。

    瞄了眼李世民的神色,李善心想……自己这通忽悠看起来效果不错。

    勉强冷静了会儿,李世民脊梁笔直的坐在席上,郑重道:“孤总角之年即领军上阵,纵横南北,马前无当,往日只知厮杀,今日方知真义,皆拜怀仁之赐。”

    李善微微俯身,“殿下英姿勃发,乃应天命而生,只望殿下顺应大势,重整世间,使军将御边,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天下万民安居乐业。”

    “正如怀仁所言,此非孤一人所能为,正要请教。”李世民轻声道:“虽东宫无征河北之功,但太子无有失德之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上的李世民之所以选择兵变登基,一方面在于李渊对东宫的偏袒,以及对天策府一脉的忌惮,另一方面也在于太子李建成并无失德。

    换句话说,在很多人看来,太子远不如秦王,但东宫却是个缩成一团的乌龟壳,让人无法下手。

    “在下即将外放代县令,殿下身边有房公、杜公这等人杰,不敢妄谈。”李善缓缓道:“在下愿为殿下论大势所趋。”

    “尽可畅言,孤当洗耳恭听。”

    李善深吸了口气,低声道:“殿下于万军之中,仍奋勇搏杀,遇敌不退,故突厥南侵,殿下当言战。”

    李世民眉头微皱,这几乎是一句废话,突厥南侵,自己当然只可能论战不论和……就算是和,也必须是先战而后和。

    但李善紧接着的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