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3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359节 (第5/8页)

郎遣派亲卫护送西河郡公回朝,顺道一并送来。”

    “西河郡公回朝了?”长孙氏笑道:“此去代州两月,据说朝中议论纷纷。”

    嗯,的确议论纷纷,但并不是因为温彦博,而是因为顾集镇……凌敬私下就和朱氏提及,无论在哪儿,怀仁都能平地卷起三层浪。

    雁门关大捷,是李唐在改旗易帜后,在塞外与突厥的第一战。

    筹建顾集镇,也是在改旗易帜后第一次在塞外建立据点。

    显然,才册封郡王不久的李善展示了锐利的锋芒,但这符不附和如今朝中的主流……不太好说,有御史在早朝弹劾李善试图挑衅突厥,引起大战,但也有朝臣维护……如今朔州归属大唐,李善择地建寨,难道也有错?

    圣人李渊对此不置可否,显然,至少要等温彦博回朝才能知晓虚实……虽然李渊早就从密信中得知李善的全盘打算。

    如今的李渊和原时空的李渊是不同的,历史上武德六年、武德七年,苑君璋依旧依附突厥,颉利可汗肆意攻打河东,甚至在武德七年主力攻陷雁门关,盘桓于忻州不走了,不停的袭击太原府甚至晋州,闹的李渊不得不让李世民出手。

    但人家颉利可汗在盘桓忻州的同时,遣派偏师从灵州南下,一路攻破原州、陇州,连营南下,关中大震,李世民在河东那边打了几场,又匆匆忙忙跑到关内来……换句话说,在洛水大捷之后被闲置的李世民,在武德七年的时候是掌控了关内兵权的。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再加上突厥势大,李渊在裴寂、太子李建成的怂恿下准备迁都。

    但这一世已经不同了,李善提前挑起了突厥的内乱,整顿兵备,坚守雁门关,最重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