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134节 (第2/6页)
李善有点尴尬,他哪里知道,所谓的灞桥送别,是从唐朝中期才开始的。 “来了,来了!” 随着朱八的吆喝声,数骑疾驰而来,昨日李善就让朱石头等几个亲卫提前去报信了,倒不是为了摆架子要人来迎接,而是这次迁居来的人太多了。 为首的是老当益壮的朱玮,鬓角花白,但疾驰之中,从容不迫,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大郎,终于回来了!” “七伯……”李善抿了抿嘴角,“我回来了……但……” 朱玮早就听朱石头说过了,三十青壮充当亲卫,多次遇险,虽李善刻意维护,但葬身河北的也有五人。 朱玮早年多征战沙场,虽然黯然,但并未落泪,视线落在了凌敬、苏定方的身上。 “这位是七伯,朱家沟主事者。” 李善的介绍让朱玮有些意外,他上前两步,施礼道:“乡野村夫,见过凌先生……” “这位是苏烈,字定方。”李善笑道:“苏兄与某订交,七伯如何待我,就如何待苏兄。” 苏定方侧身让开,行了一礼,“拜见七伯,日后还请照拂。” 昨日朱石头几个亲卫回村,朱玮详加询问,除了李善刻意交代的几件事外,朱石头言无不尽,除了李善之外,提到最多的就是苏定方。 好一阵寒暄,苏定方不太爱说话,主要是朱玮和凌敬,这老头居然温文儒雅,看来又是把人设丢开了,也不知道能丢几天。 李善微不耐烦,“回村后再叙吧,日后有的是时间。” “大郎等急了,也难免。”朱玮笑着对凌敬说:“大郎最是孝顺。” 凌敬微微点头,在这个时代,孝依旧是考核人品最重要的标准。 “但暂不回村。”朱玮压低声音,轻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