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初唐峥嵘 第7节 (第7/7页)



    “玄龄这是又想向殿下举才?”

    房玄龄大笑道:“哈哈,殿下虚怀若谷,只盼文武俊杰相伴,在下自然是竭尽全力。”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没有开口,但也微笑颔首。

    秦王府署官中,房玄龄品级不高,只是记室参军,但深得李世民信重,因为房玄龄最喜举荐俊杰,杜如晦、薛收、李大亮都是由他举荐入秦王府的。

    “据说单名白,字太白。”

    “李白?”

    “李太白?”

    找不到答案,众人的视线落在一位面容枯瘦的老者身上,此人是赵郡李氏的李守素。

    倒不是众人怀疑这位李白是赵郡李氏,而是因为这位李守素是天下最擅谱牒学的人物,对天下士族及各种功臣权贵的流传、亲属、姻亲关系了如指掌,堪称“人rou谱牒”。

    “李白……”李守素摇摇头,“从未听过。”

    一旁的李玄道也摇头道:“有此诗名,绝非凡品,但之前的确未闻。”

    李玄道是陇西李氏出身,也是房玄龄举荐入秦王府的,事实上他是房玄龄的外甥。

    上首的李世民开口道:“罢了,少年才子,有此诗才,却纵意花丛,岂能与诸位相提并论。”

    声音略微沙哑,但吐声咬字很有节奏感,一句话说完,下首诸人均行礼相谢。

    房玄龄正要开口,却见外间人影晃动,呼道:“克明总算回来了,如何?”

    已经跟着玄奘跑了半个月的杜如晦向李世民行礼,疲惫的坐下后接过房玄龄递来的热茶,“除却东山寺,其余寺庙均应裁撤,玄奘禅师已向十大德递交名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