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228节 (第4/7页)
招手叫来东河村的族老,“今日割了多少?” “已约莫五六成,明日必能完工。”族老拜倒在地。 “起来吧。”李善在心里嘀咕,居然这么快? 事实上这是李善想的差了,前世他在村子里只看得见年富力强的男女下田秋收,而这个时代,多收一点说不定就是一口救命粮,别说青壮男女,就是孩子、老人都是要下田的。 李善又喝了几口水才发现族老依旧拜服在地,“嗯?” 族老颤颤巍巍直起身,脸上隐见泪痕,哽咽道:“小人历经三朝,只见战乱纷乱,只见税赋重重,只见胡人肆虐,却未见如此父母。” 李善呆了呆,却看见一旁的西河村长也噗通跪下,“明府此来,乃雁门之幸。” 聚集而来的村民如风中弱草纷纷拜倒在地……李善没有考虑过,他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对于他本人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说一声父母,众望所归。 还四仰八叉躺在地上的马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腹诽,说到收买人心,就没有比你李怀仁更了得的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相召 自以为是个老手了,自以为体力不错……最终的结果就是,自以为是的李善在连续六天的劳累后,只能躺在马车上去下一个村落了。 这个时代乘坐马车的舒适性……好吧,舒适性这个词用错了,颠的屁股都成八瓣了,要不是腰实在受不了,李善绝不会选躺在马车里。 “收买人心,一两日足矣足矣。”也躺在马车里的马周绝望的问:“还有几天?” 这六天,李善每日下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