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3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349节 (第6/9页)

而李世民纵横南北,常年在外征战,年方弱冠,军功盖世……这样的人物,如何不让英杰聚而来投呢?

    寒暄了好一会儿后,李善才将人送出厅外,笑着说:“倒是耐得住性子。”

    苏定方没吭声,他知道李善指的是,张士贵到最后也没问出到底是什么重任。

    “此人看似非晋阳老人,前朝也未出仕,但实则资历颇深。”回到后院,苏定方才低声道:“天策府内,论文武双全,少有出此人之右者。”

    李善知道,这是凌敬的评价。

    事实上,李善打探到的信息更加全面,这是个相当牛逼的人物。

    张士贵,父祖辈都出仕北齐、周隋,大业十二年于虢州聚众反隋,稳守一州之地……要知道虢州地处河南,当时王世充、李密以及后来的宇文士及将河南搅成一锅乱粥,而张士贵却稳握一州之地,才干可想而知。

    近在咫尺的李密、王世充不投,张士贵却选中了第二年晋阳起兵,当时尚未攻破长安的李渊。

    从那之后,张士贵成为了李唐将领中最独特的一个人,一方面他经略河南,储备粮草,扩充实力,是李唐在中原战场最重要的触角,为之后唐朝两度征伐洛阳打下坚固的基础。

    而另一方面,张士贵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投入了李世民的麾下,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洛阳虎牢大战、洛水大战,他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换句话说,张士贵在河南、河东、关中几乎是不间断的跑来跑去,无论是理政、打理后勤、冲锋陷阵都显示了极高的水平。

    比如说浅水原一战击溃薛举之后,张士贵立即回了河南,先率一支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