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3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363节 (第6/7页)



    两仪殿内安静了片刻后,李元吉突然问道:“父亲,那代州……”

    永康县公都快过黄河了,现在又要回江南,但代州那边还等着他接任呢。

    更何况李靖已经卸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了。

    如果李靖不北上,那李善……想到这儿,李世民主动向李建成投去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这件事真的和我没干系啊!

    就李善的水平,突厥来袭,只怕要手忙脚乱,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其他的不说,若是李善、张士贵、张公瑾折在代州,李世民得心疼的落泪。

    安静了片刻后,李渊冷着脸吩咐,“召应国公入宫。”

    应国公即如今的工部尚书武士彟,此人是最早跟随李渊的老人,出力甚多,太原元谋功臣榜名列第十三位,最关键的是,他是老人中不多的没有选择立场的臣子,只效忠李渊。

    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这是唐朝建国之后,关于封疆大吏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

    无论是李靖,还是武士彟,都不是宗室子弟,而李渊显然有意从这两人中挑选一人掌扬州都督府。

    要知道在此之前,能担任方面之权的从来都是宗室子弟,除了李世民之外,李道玄、李神符、李孝恭、李瑗无不是宗室子弟。

    天下已然一统,李渊有意收权……宦海浮沉数十年的裴世矩不经意看了李世民一眼,陛下欲收权,总是会碰到陕东道大行台和益州道行台的。

    此时已是黄昏,但未等夜幕降临,关于赵郡王李孝恭欲反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该知道的,有资格知道,都已经知道了。

    日月潭内,长安城内,凌敬和崔信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这次虽然锅不在李善身上,但最终却砸在了李善身上。

    已经是五月初了,永康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