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238节 (第1/7页)
而挑选这么精锐的战马,是需要大量战马为基础的……而唐朝没有这样的基础,当年为了组建玄甲兵,李世民几乎找遍了所有的马场。 这种局势一直持续到洛阳大战之后,河北山东也是产马的,只是马种不佳,李世民看重了陇右……也就是后世的甘肃、青海一代,这是北魏、北齐、前隋的主要产马地。 今年李渊下令柴超率军西征讨伐来犯的吐谷浑,也有着方面的考虑……柴绍得胜回京后,李渊遣派太仆寺在陇右多设马场,只是一时半会儿看不到什么成效。 倒是已经入京朝见的吐谷浑可汗伏允,进贡良马五百匹。 父子俩有一点是一致的,想对抗突厥,就不能缺少马匹。 而天下马匹,最主要的聚集地就在草原上,在突厥的掌控中,所以,李善的建言恰恰挠到了李渊、李世民的痒处……不管多少,能捞多少都是好事。 多一匹马,日后对抗突厥就能多一份力量。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主动背锅 这时候,一旁的太子李建成突然开口,“草原非仅有良马,还有牛。” “大郎说的是!”李渊抚掌笑道:“需良马以征伐天下,更需牛以耕作。” 牛和马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作用最大的大型牲畜,前者让这个农耕文明迅速发展壮大,后者是征战沙场最有利的武器。 文明和战争,看似是矛盾的,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共存的。 特别是在唐初,特别是在唐初的关中,粮食减产,突厥虎视,牛和马都是如今朝廷最需要的资源之一。 李渊在心里盘算,怀仁能从突厥那弄来多少牛马……但如果想从突厥那儿弄来牛马,还只能走这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