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229节 (第5/7页)
保了李善的安全。 不用甘冒奇险,不用战场搏杀,就能分润军功,这种事……李善会拒绝吗? 傻子才会拒绝! 不用冒险就得了这么多好处,李善能不为刘世让说话吗? 李高迁消息灵通的很,从太子来信中隐隐感觉得到,这个叫李善的少年郎对圣人或许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面对李高迁的嘲讽,刘世让一句话都没说。 召李善赴马邑诊治伤卒,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李善这个人的背景……刘世让吃不准,虽然猜测其得圣人看重,但终究只是个少年县令。 不过,等李高迁不顾体面的冷嘲热讽后,刘世让觉得自己可能押对了宝。 遣派部将继续追击后,刘世让和高满政都回了马邑,后者好言相劝,李高迁虽然不爽,但也不愿意就此回雁门,而是一同去了马邑。 这次被刘世让当做诱饵,险些被突厥破阵,现在到论功的时候了,李高迁自然不肯就此离去。 一场大捷,报功奏折如何写,可不是刘世让一人能做主的。 高满政虽然任朔州总管,爵封荣国公,但毕竟初初投唐,在朝中没有根基。 刘世让虽然得圣人授意经略马邑,但终究只是代州司马兼崞县令,官职不高,又无爵位在身。 而李高迁身为十二卫大将军,爵封江夏郡公,圣人早年近臣,又是东宫嫡系……在马邑没什么分量,但在朝中却很有分量。 第三百四十六章 马邑 天空碧蓝如洗,茫茫大漠中,一支近百人的骑兵小队正向东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