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造船(二) (第3/4页)
面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即使“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仍然“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明成化年间(1474年),福建市舶司自泉州迁至福州,造船场遍及全省沿海各地,官办和私人办的造船业都很发达。其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主要有福船、宝船、封舟、白艚船。 大量的船工师傅到了高雄船厂,极大地增强了船厂的技术、建造力量。 月港的瑞兴银号,给予了东南府极大的帮助,把福州老牌的闽发船行的师傅连同帮工直到给打包送去到东南府! 闽发船行经营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找瑞兴银号借款结果还不上,瑞兴银号乘火打劫,给予闽发船行二条出路,一是还钱,还不上的话只好按江湖规矩办,二是去东南府效力。 在威逼利诱下,闽发船行的老板林胜举行过海,加入了东南府高雄船厂。 而闽发船行是可以制造福船的大船行! 福船是明代(1368年~1644年)福建造的官船。福船是远洋大船,高大如楼,设楼三层,其底尖,其上阔,其首高昂,其尾高耸。船体狭长,吃水深。密封隔舱,如一舱漏水,他舱则无恙。福船最长约147米,宽约60米,载重约1000吨,平均容纳400至500人。福船既用于航海运输,也用于海上作战,在明军与倭寇作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于是造船师傅、帮工、船台、物资、资金准备妥当,高雄船厂开始修建六级风帆战舰。 这是一种敏捷的单桅纵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