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 (第2/4页)

让士兵们,百姓们看到了他的本事,信服与他的领导。

    打下了统治的根基后,他制订“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训示也被官员们奉为圭臬,认真执行,从而明帝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

    堵胤锡的巡视确实辛苦,他没有兴师动众,除了由三百军队护送之外,随行人员不超过百人,每到一省,由省副职到省界相迎,各地方官员不得出境迎接。

    那时期可没有现代化的发达,有时住宿在荒山野岭中,扎了帐蓬就住下,粗茶淡饭,堵胤锡甘之如饴,作风过硬,以致于报社记者专门写了一篇报道。

    交通不发达,堵胤锡每到一地,都指示必须修路,开玩笑说本官的骨架都给颠散了!

    于是官员们掀起了修路热潮,然后无师自通地收起了过路费----中国特色无处不在啊。

    这样走走看看,走走停停,足足五个月后堵胤锡到达了关外沈阳,正赶上新一批移民有一万人到来,官员们请堵胤锡为民众讲话,堵胤锡不仅为民众讲话鼓劲,还跟随民众,进抵长春以北松花江地区,这是汉民族实际管辖的最北方!

    长春地区甚至没有起名,在明朝版图上称为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前明时期只是遥领,并无实管。

    而堵胤锡亲临现场,是由军队开路,民众相随,到达松花江边开拓。

    这片广大的地区有绵延葱绿的山脉和广袤的平原,一下子把大家给吸引住了。

    这里适合建农场!

    “在这里创建个农场的话,你说该打多少粮啊……”身穿一身工人服装的堵胤锡感慨无限。

    他没穿他的官服,而是穿上工人装与民众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