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3节 聪明熊大 (第4/4页)
个小聪明搪塞崇祯皇帝,他看了奏折,认为:“熊卿想得周全,就不要调动他了。不是李自成被洪承畴打垮了吗,就让洪承畴去吧!” 于是洪承畴躺枪,身不由己,被调派北方宁远锦前线对付黄台吉去了,恭喜他中大奖! 熊文灿逃过一劫,至于日后张献忠复反,熊文灿的命运又将如何,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 聪明人很多,有朝鲜李倧,他避免了国破家亡! 崇德元年(1636年),黄台吉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之前二月,皇太极派龙骨大(英俄尔岱)、马夫大(马福塔)及数十名蒙古人来朝鲜,借春信、吊祭(仁烈王后之丧)为名,劝朝鲜请皇太极进帝号, 李倧此人,深受中华文化教诲,把自己当成中华的一部分,认定北虏是蛮夷,不过,他在接到皇太极使节的讯息后,在集贤殿上召心腹诸臣会商,出示其便宜女婿颜常武送来的意见:“对于北虏,可顺之,不可助之!” 出使东南府的使节大臣洪翼汉苦恼地道:“东南府总参谋部为臣推演北虏攻我之举,曰我方必败!且大明无力相援,东南府亦无法相助!” 所有的人都说不出话来! 李倧苦涩地道:“那么,东南府认为我方该当如何?” “只可顺之,不可助之!”洪翼汉无奈相答。 “万万不可开战,否则玉石俱焚!” 最终,朝鲜向黄台吉上表劝进,但双方达成协议,朝鲜听调不听宣成为大清外藩,李倧避免了入朝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之耻,亦避免了人力、财力、物力的过多损失,盖因东南府炮舰打着朝鲜旗号巡航鸭绿江,火炮令清朝感到畏惧,不敢过分相逼。比萨饼的大明之雄霸海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