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5节 又要战争 (第2/2页)
前效力。 东南军的军官团、士官团建设卓有成效,主要是看功劳升官,素质相当高,打仗能力强,杀人技术高! 东南军士兵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个个都是棒小伙子! 新兵要训练三个月,人人身体结实无比,加上严格的纪律,出来后给人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先不说什么,军队的伙食好,是世界上军队最好的,不仅管饱还管好,年轻士兵们努力训练,努力去吃,吃饭是任务! 皮实,任Cao! 别国羡慕不来,他们没华人这么多的人口,可选择余地大,实行义务兵役法,所有适龄青年都有参军的义务,不从者治罪,且官府明确想进官府者,有从军经历者优先。 东南王偏好军人是世人皆知的,现在大争之世,先军政治在所难免。 军力强大,其中有十万人来自于大陆,其余是东南国出,还动用了二十万的民兵充当后备役,其中五万民兵来自大陆,多为东南沿海地区,但也有不少的北方人,以沿海为多,内陆的山西、陕西、云贵都有官兵参战,这是国战,两中华都出血了。 再有十万华人民夫,他们负责辎重,倒不用加入战场。 不过,真的需要时,民夫也能用。 火枪确实有好处,民夫都摸过火枪,临急上阵用火枪,亦不是难事。 有八万阿三火枪兵和五万中华小跟班部队一起随同参战,他们冲阵不行,但用来守城、保证后勤线能够派上用场。 这些仆从军中以中华小跟班战斗力更强,尤其是倭人,明显地胜过了其他仆从国。 另有足足二十二万的阿三民夫加入了后勤保障线,用阿三民夫不是什么原因,节省成本,给他们吃饱饭,给点钱就可以打发了。 准备的军费达到六千万银元,如果追加,可以翻倍。 六千万银元是什么概念,假设动一场十万精锐规模的战争,每个士卒平均消耗、赏钱一百银元,不少了,一头水牛才四个银元,一亩地也是这个数,打一仗给你二十五头牛,带着它们走已经有气势了。 一场战争只需一千万银元,粗粗算来,颜常武可以打十二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不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 现在嘛,可以打二场了,钱不是个问题! 军队的装备不必多说,一队的金属武器,弹药充足到号称可以连续不断地打上三年! 物资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帐篷、军被、军服、军靴、军袋、装甲、头盔、药品、工兵装备、望远镜、士兵口粮等等,士兵的口粮种类多有米、面、饼干、豆子、干rou、菜干、果酱、糖果、茶叶以及活畜、蔬菜等,名单上密密麻麻的物资名称。 还有重要的骑兵的马、运输用到的马、驴和吃的rou牛、猪、三禽等,有的从遥远的土澳大陆那里运来,更多的干脆在埃及、印度那里饲养。 由军中元老陈德主持后勤,确保供应充足,他手里掌握了民夫就有几十万,管理千头万绪,最为繁忙的就是他的业务。 整个东南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转动,为战争做好了准备。比萨饼的大明之雄霸海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